2-6岁学龄前儿童应该如何进行运动训练?
2452 人阅读 | 发表于 2020-06-03 | 来源:兔加熊
说起儿童运动,许多家长都不以为然,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天性好动,精力旺盛、整日玩个不停,他们哪会缺乏运动呢,还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运动训练吗?
单纯性玩耍和儿童运动的区别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儿童运动,是以儿童体适能为主的游戏性运动,和单纯的玩耍不同。
单纯的玩耍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孩子从玩耍中习得的条件反射联系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玩耍中,因正确的动作模式迟迟未建立,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运动损伤很容易发生,在学龄前阶段尤为明显。
所以,单纯的玩耍和科学的儿童运动存在着很大区别,两者不可以一概而论,但都应当受到重视,因为孩子是从各种各样的游戏中成长的。
对于处在2-6岁发展敏感期的孩子,科学合理的团队运动能够满足他们娱乐的目的,达到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心愿,满足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身体素质,同时有效缓解和避免运动损伤。
2-6岁儿童不应过早进行专项训练
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运动并非成人健身的缩减版,需要严格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同时,2-6岁儿童也不应过早进行专项训练。
美国春田大学健康体育和休闲学院体育健康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展指出,过早地进行专项运动开发,比如4、5岁开始专项练习踢球、打高尔夫、击剑、跆拳道等,由于训练多集中在单侧躯体,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比如肩内扣,左侧肌肉比右侧肌肉发达,发展下去就会导致脊柱侧弯。
2-6岁的学龄前儿童应该进行哪些运动训练?
01
身体功能训练课程
通过徒手或者小器械,矫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形态和步态,提高儿童的心肺功能;
02
身体动作模式训练
全面强化神经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学生跑、跳、投等运动功能。
其实,儿童运动就是有目的的玩,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课程,帮助儿童进行科学的基础运动,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养成健康的生活好习惯。
研究发现,合理、适度、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本上说,学前儿童运动,是为了 “专业学习”打基础。
运动阶段分基础和专业。2-7岁是基本运动阶段,7岁-成人是专业运动阶段。
在基础运动阶段,儿童尝试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以便能达到某种目的,尽管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是在提升,但动作缺乏流畅性(注意缺乏流畅性是玩轮滑的致命点,会导致肌肉僵化和关节损伤)。
基础运动阶段,让儿童学会“控制冲动”,这是所有的关键。
运动学习的就是所谓的“收放自如”,当然孩子未能达到这种境界,但运动是让儿童合理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以便达到娴熟运用物体和自己身体的核心目的,进而获益的是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以便合理运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开始运动身体,在什么时候是合适的非常重要,儿童能够对所遇到的情境作出合适的身体反应。
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关于运动动作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幼儿需要的是“身体动作”,他们深爱身体动作,并在身体动作中提升技巧和整体协调。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学前儿童的运动课程实际上是“动作课程”。动作的涵义,一个在于动作的准确,一个在于动作的目的。
在儿童动作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发展得早,有的发展得晚。但重复、变化和练习能提供经验的联结和巩固,使得他们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了自己的能力,进而有练习的动机。动作发展专家已经证明,孩子在5岁前所有的基本动作模式都会出现,5岁后不会再出现新的模式。
何为“运动基本模式”?
人的运动基本模式是:行走、跑步、跳跃、踢、投掷、接。这些模式会从简单向复杂过度,也就是说动作从单一的,到可以组合成一系列的动作。
/行走模式/
幼儿行走是小步的,脚平平着地,没有脚踝动作,脚指头向前不抓地,腿非常弯曲,微前倾,臀部不动,双手呈现保护姿态。成熟的时候步伐变大, 脚跟着地时,膝盖伸直,离开地面时膝盖弯曲,双脚靠近,很少前倾,臀部开始能转动以便支撑脚,双手可以自由在身体两侧摆动。
/跑步模式/
孩子是从快速走路学会跑的,开始他们的跑是僵直的,很有趣,好像身体腾空一样,一般孩子到了5岁通常都能够做出成熟动作了:双臂会摆动了,支撑脚在臀部后方伸直,用力推地,脚前进时膝盖会弯曲,脚踝会向臀部方向弯曲靠近。
/跳跃模式/
发展模式是单脚往下踩-双脚往下踩-单脚交替前跳-立定跳远-双脚跳过物体-有节奏单脚跳。
/踢的模式/
踢球可以发展孩子比较好的平衡感,摆动腿部的开始孩子做直直的钟摆式运动,然后他们学会控制大腿和膝盖,腿部能画出更大圆弧,身体可以微微做调整,最后他们达到臀部膝盖适度弯曲,身体向后倾,手臂、身体、膝盖协调做完整动作。
/投掷模式/
初期孩子是丢东西,然后手臂可以向后向前丢掷了,但是脚通常不动的,在然后孩子会脚踏出一步或退后一步,最后身体重心会转移,手肘部动作也跟上,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投掷动作。
/接球模式/
这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练习很多次。开始孩子双臂是直直在前方的,他们通常试着在胸前接球,或使劲夹球,之后他们学会手肘微微弯曲,接球时双臂会环抱胸前,但还比较机械,然后他们可能试图用手接球,但可能失败,最后还是胸部帮忙的,最后达到双手接球,抓住并控制球,臀部和膝盖是弯曲做好准备的,并且可以伴随身体移动。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学生体检合格率下降、超重肥胖发生率增加及近视比例居高不下等,均与学龄前期的身体活动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证据表明,学龄前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反而比总是静坐少动的孩子在今后更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
这就提醒仅仅“注重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对于学龄前儿童,最好的智力开发方式就是让孩子愉快的玩耍、积极的运动。
运动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源动力,不仅像营养和睡眠一样不可或缺,更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